烛影摇红·宿雨初霁,偕天随天放两丈人重莅西兴鼓场,枨触前游,感而有作
无主斜阳,为谁红到凭阑处。
长廊回合曲廊斜,都是愁来路。
指点莺帘燕户。
换年时、听歌伴侣。
彩云归后,明月来时,断肠知否。
唤起秋慵,无心重听花奴鼓。
天风吹恨下楼台,满院梨花雨。
料得婵娟更苦。
倚高梧、哀弦自抚。
飞鸿过也,说与相思,万千言语。
长廊回合曲廊斜,都是愁来路。
指点莺帘燕户。
换年时、听歌伴侣。
彩云归后,明月来时,断肠知否。
唤起秋慵,无心重听花奴鼓。
天风吹恨下楼台,满院梨花雨。
料得婵娟更苦。
倚高梧、哀弦自抚。
飞鸿过也,说与相思,万千言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词的开头“无主斜阳,为谁红到凭阑处”用斜阳来象征孤独,斜阳无人欣赏,仿佛也在为谁而红,暗示了词人心中的孤寂和无人理解的痛苦。
“长廊回合曲廊斜,都是愁来路”进一步以曲折的长廊比喻人生的曲折和愁绪的绵延,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忧愁无处不在。
“指点莺帘燕户。换年时、听歌伴侣”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与现在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昔日的伴侣如今已不在,只剩下词人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帘幕和门窗。
“彩云归后,明月来时,断肠知否”用彩云和明月来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唤起秋慵,无心重听花奴鼓”秋天的慵懒被唤起,词人已无心再听那曾经令人心动的鼓声,表达了对往昔欢乐的无尽思念和对现实的冷漠。
“天风吹恨下楼台,满院梨花雨”用天风和梨花雨来比喻内心的愁绪和悲伤,天风将恨意吹下楼台,满院的梨花雨仿佛是词人内心的泪水。
“料得婵娟更苦。倚高梧、哀弦自抚”词人想象远方的佳人也同样痛苦,只能倚靠着高大的梧桐树,独自抚弄着哀伤的琴弦,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深同情和共鸣。
“飞鸿过也,说与相思,万千言语”最后以飞鸿为喻,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无尽相思之情,万语千言却无法传达,只能寄托于飞鸿带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深相思,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