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宣武舞歌四首 其三 (弩俞第三)军镇篇

弩为远兵军之镇。
其发有机。
体难动。
往必速。
重而不迟。
锐精分镈。
射远中微。
弩俞之乐一何奇。
变多姿。
退若激。
进若飞。
五声协。
八音谐。
宣武象。
赞天威(○同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古代战争中弩这一武器的威力和独特之处。首先,作者将弩形容为“远兵军之镇”,意思是弩是军队中用于远距离攻击的核心武器,它的发射依赖于精密的机械装置,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但一旦发射,速度极快,威力强大。

接着,诗词提到弩箭的特点是“重而不迟”,虽然弩箭本身较重,但它的飞行速度却很快,能够精准地命中远处的目标。这体现出弩的精准和破坏力。

在描写弩的射击效果时,作者用“射远中微”来强调其精准性,弩箭不仅能射得很远,还能准确命中微小的目标。这种精准性让弩成为一种极具威胁的武器。

随后,诗词转向描写弩的使用场景和氛围。作者提到“弩俞之乐一何奇”,意思是弩的发射声和节奏非常独特,充满了变化和动感。当弩箭发射时,后退的动作像激流一样迅猛,前进的动作则如飞鸟一般轻盈。这种动态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弩的威力和震撼。

最后,作者提到“五声协,八音谐”,指的是弩的发射声与其他乐器的声音和谐相融,形成一种壮丽的氛围。这种声音象征着军队的威武和天子的威严,进一步突出了弩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弩这一古代武器的强大威力和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战争中的紧张氛围和军队的威武气势。

傅玄

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东南)人,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 出身于官宦家庭,祖父傅燮,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魏扶风太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