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苧 春雨(壬午)

天乍低,又云起,寒催始作。
霏微飘遍,渐带檐声萧索。
促愁眠、玉人无绪梦初觉。
银蒜且教开,想湿燕、飞迟帘幕。
炉灰润死,香费重熏嫌薄。
怪坐来、冷延苔意上春阁。
意度。
柳陌烟丝,桃堤风瓣,应是泪妆新学。
更莺困梳翎,碎珠弹却。
靡靡江路,感连空芳草,青深于昨。
别有归渔,漾楫冥蒙,蓑重难著。
还待宵阑,同听疏灯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的细腻画卷,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递出淡淡的愁绪。

上片从天气变化切入:天空突然阴沉,寒云聚集,春雨开始飘洒。雨声从屋檐滴落,带着萧索的意味。失眠的女子被雨声惊醒,百无聊赖地起身。她推开银蒜(古代帘钩),想象雨中燕子因翅膀沾湿而飞得迟缓。屋里的香炉受潮,重新点燃的熏香也显得寡淡。寒意悄悄爬上春阁,连青苔都仿佛带着冷意。

下片将视线转向户外:烟雨中的柳条如丝,风中的桃花瓣像刚学会流泪的妆容。黄莺困倦地梳理羽毛,抖落雨滴如碎珠。江边芳草被雨水洗得更青翠,与昨日不同。渔夫在朦胧雨雾中划船归家,蓑衣因浸透雨水而沉重。最后以"共听灯花在深夜轻轻坠落"作结,将雨夜的静谧与孤独感推向高潮。

全词妙在"以雨写愁":通过燕子迟飞、香炉受潮、蓑衣沉重等20多个雨意细节,不直接说愁,却让读者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潮湿与凉意。特别是"泪妆新学"的比喻,将桃花落瓣想象成学化妆的眼泪,既新鲜又贴合春雨特质。最后灯花坠落的意象,把无形的愁绪化作可听的声音,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