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故宫

蛇分鹿死已无秦,五十年来汉苑春。
问著流莺无一语,柳条依旧拂墙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隆德故宫》这首诗通过描绘故宫的景色,表达了朝代更替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蛇分鹿死已无秦”借用“蛇分鹿死”的典故,暗示秦朝的灭亡。这里的“蛇”和“鹿”象征了秦朝的统治,而“已无秦”则直接点出了秦朝的终结。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秦朝的辉煌已成过去。

第二句“五十年来汉苑春”则转而提到汉朝的兴起。汉朝在秦朝灭亡后建立,这里的“汉苑春”象征着汉朝的繁荣和新生。五十年间,汉朝的盛世如同一片春景,生机勃勃。诗人通过对比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起,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第三句“问著流莺无一语”中,“流莺”指的是黄莺,它们在春天的故宫中鸣叫。诗人问黄莺,想要从它们口中得到一些关于历史的回答,但黄莺却“无一语”,沉默不语。这里,黄莺的沉默象征着历史的无言,过去的辉煌和衰败都已无法言说。

最后一句“柳条依旧拂墙新”描绘了故宫中的柳树,柳条依旧在春风中拂过宫墙,显得新鲜而充满生机。这里的“柳条依旧”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不变,而“拂墙新”则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往复。无论朝代如何更替,自然景色依然如故,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历史沉淀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故宫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秦朝的灭亡和汉朝的兴起,以及自然景色的永恒不变,展现了历史的无常和自然的恒久。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让读者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沉思。

辛愿

(?—约1231)嵩州福昌人,字敬之。博极书史,性野逸不修威仪。曾为河南府治中高廷玉客。廷玉得罪,愿益贫困。为人不从俗俯仰。有诗数千首,常贮竹橐中。殁洛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