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哲思的夜晚到清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表达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夜景到晨光的转变:夜晚仰望银河时,星星似乎比往常稀疏;破晓时分,晨风摇动水面,像翻动的扇子泛起粼粼波光。这里用"星似少"暗示观察者的专注和夜的静谧,而"扇风翻"的比喻让晨风具象化,充满动态美。
后两句转入更深层的思考:山间细小的泉水难以流到眼前,而生活中点滴的消耗(如瓶中水痕)却会在不经意间留下痕迹。诗人通过"细泉难到"与"瓶耗旧痕"的对比,暗喻人生中许多美好事物难以获取,而日常的消耗却在默默改变着我们。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生活哲理自然融合:银河、晨风、山泉这些寻常景物,在诗人笔下成为承载哲思的载体。我们既能感受到夜转晨的静谧之美,又能体会到对时间流逝、人生得失的淡淡怅惘。诗中"难来到"与"耗旧痕"的对比,尤其能引发现代人对生活中得失取舍的共鸣。
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