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二十四首 其二十四

返视太初先,与道冥至一。
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
变通有常性,合散无定质。
不行迅飞电,隐曜光白日。
玄栖忘玄深,无得固无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道家境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段讲"悟道":诗人通过内观(返视)追溯到宇宙最初的状态(太初),与大道融为一体。这里的"空洞"不是虚无,而是蕴含着最纯粹的精神能量(真精),看似虚空却包含真实。

第二段讲"道的变化":大道虽然变化无常(合散无定质),但内在规律永恒不变(有常性)。就像闪电般迅捷却不见其形,像阳光般明亮却看不见光源,体现了道家"无形胜有形"的思想。

第三段讲"得道境界":真正领悟大道的人(玄栖),反而会忘记玄妙的深浅。这种境界不是刻意追求得来的,所以也不会失去什么,表达了"无为而无不为"的至高境界。

全诗用闪电、阳光等自然现象作比,把抽象的道家思想变得生动可感。核心是告诉人们:最珍贵的东西(大道)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只有放下执念、回归本心,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这种追求内在超越的思想,对现代人缓解焦虑、寻找心灵归宿仍有启发意义。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