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球乐 春日,仪真江口,周仪部舟中对雪
冻云垂幕千里,声断津鼓。
拓虚窗、寒色起粟,霜絮齐飘,粉娥争舞。
问海畔、鞭石何人,忽送到、遥峰无数。
最爱老树撑枝,密竹低梢,巧把茅亭露。
趁柳眠梅绽,东风乍染,轻笼红萼,斜拖翠缕。
乘兴漫回船,判两桨、迎潮横将去。
看乌衣深巷,谁续惠连,兔园一赋。
冷落骢马钿车,茫茫但、南北东西路。
傍吴墙,然楚竹,卯酒频斟薄暮。
缓歌急棹,哀笛中流如诉。
酒阑刻羽引商,坐客属和,不怕周郎顾。
对暝烟合处,昏鸦散后,玉山未倒,风灯屡护。
羞数洛阳城,逢好景,空掩重重户。
还待取月轮,朗吟前浦。
拓虚窗、寒色起粟,霜絮齐飘,粉娥争舞。
问海畔、鞭石何人,忽送到、遥峰无数。
最爱老树撑枝,密竹低梢,巧把茅亭露。
趁柳眠梅绽,东风乍染,轻笼红萼,斜拖翠缕。
乘兴漫回船,判两桨、迎潮横将去。
看乌衣深巷,谁续惠连,兔园一赋。
冷落骢马钿车,茫茫但、南北东西路。
傍吴墙,然楚竹,卯酒频斟薄暮。
缓歌急棹,哀笛中流如诉。
酒阑刻羽引商,坐客属和,不怕周郎顾。
对暝烟合处,昏鸦散后,玉山未倒,风灯屡护。
羞数洛阳城,逢好景,空掩重重户。
还待取月轮,朗吟前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口遇雪的奇幻景象,充满诗情画意。我用几个关键词帮你理解:
1. 奇幻雪景:开篇就用"冻云垂幕"形容乌云像冻住的帷幕,千里江面突然寂静("声断津鼓")。推窗看见雪花像霜絮飞舞,又像白粉娥(蝴蝶)在比赛跳舞,把平常的雪写得活灵活现。
2. 山水魔术:诗人突发奇想,说是不是有神仙"鞭石成山"(古代神话),不然怎么突然出现无数远山?实际是积雪让山峦轮廓更清晰了。老树、竹林和茅亭在雪中若隐若现,像在玩捉迷藏。
3. 色彩游戏:雪中藏着春天——红梅花苞像被"轻笼"着白纱,柳条翠绿像被"斜拖"着雪丝带。这种红白绿的交织,比单纯写雪更生动。
4. 乘兴而行:下半段写诗人任性划船迎潮("判两桨"用今天话说就是"不管了,划船!"),在乌衣巷(贵族区)想象古人写雪赋的雅兴。但现实是风雪中车马零落,人们各自赶路。
5. 酒宴暖意:最后转到船中避雪的热闹——喝着晨酒("卯酒"),有人慢歌有人快划,笛声像在诉说心事。就算唱跑调了("刻羽引商"是古代音律)也不怕被笑话("周郎顾"用周瑜精通音乐的典故),这种随性反而更显真情。
全词妙在把"冷"和"热"交织写:外面是风雪迷茫,船里是酒暖人欢;远处是洛阳紧闭的城门(暗示战乱),眼前是待月吟诗的期待。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再大的风雪,也冻不住诗人的浪漫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