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秋书事八首 其四

月满胡天杀气凝,建牙吹角汉家营。五陵霜露松楸近,千里风尘辇毂惊。

累日未传青海箭,何人为扫黑山兵。朱门金穴笙歌沸,野哭那闻动地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阴云下社会两极分化的残酷现实,充满讽刺与悲愤。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呈现紧张局势:边关月光下弥漫着战争气息("杀气凝"),军营里号角声声。皇家陵墓的松树沾满霜露(暗示祖先不安),而千里外的京城却因战报陷入恐慌。这里通过"五陵"和"辇毂"的对比,暗示连死去皇帝和当朝权贵都感到危机。

后四句转为尖锐批判:连续多日没有前线捷报("青海箭"指战报),却无人去平定边境战乱("黑山兵"指敌军)。与此同时,权贵们("朱门金穴")仍在豪宅里歌舞升平,根本听不见百姓因战乱发出的震天哭声。最后两句像一记耳光,用"笙歌沸"和"野哭"的强烈反差,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麻木不仁。

全诗像一部蒙太奇电影:镜头从肃杀的边关切换到慌乱的京城,再聚焦到纸醉金迷的权贵宴会,最后拉远呈现民间疾苦。诗人用"听得见笙歌却听不见哭声"这种违背常理的描写,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荒诞与悲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