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时闻花马平章领兵收附蕲水)

层云生遥岑,倏忽腾万马。
回飙振高树,少女弄娇姹。
苍茫乾坤合,惨淡精灵下。
天明亦韬光,毋乃龙战野。
须臾万里霖,砰湃动檐瓦。
端如挽天河,千斛罄一泻。
潢流走街衢,陋室漂盏斝。
疾雷无时休,壮士为瘖哑。
书生掩卷坐,颇愧漂麦者。
坐忧滔天来,浩浩失华厦。
吁嗟造化力,妙手谁能假。
阴气划开除,万象了如画。
江山若再造,社鬼争自诧。
天公亦何知,龙驾正鱼雅。
川源日流血,草木染腥赭。
为谢滂沱功,一洗气潇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暴雨过程,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隐喻了战乱年代的社会动荡,最终以雨过天晴的景象暗喻对和平的期盼。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千斛罄一泻")用电影般的镜头展现暴雨来临的震撼场面。乌云像万马奔腾般突然涌现,狂风把大树吹得摇晃,整个世界变得昏暗可怖。随后暴雨倾盆而下,就像有人把天河的水全部倾倒下来,雨声大得连屋檐瓦片都在震动。

第二部分("潢流走街衢"到"浩浩失华厦")描写暴雨造成的灾害。街道变成河流,简陋的房屋被冲得漂浮起来,雷声震得壮士都说不出话。读书人坐在屋里,想起古代贤人雨天专心读书的典故,不禁感到惭愧。人们担心洪水会冲垮房屋,流露出对灾难的恐惧。

第三部分("吁嗟造化力"到最后)写雨过天晴的转变。大自然的神奇力量瞬间驱散阴云,世界焕然一新,仿佛重新创造。但诗人联想到现实中的战乱("川源日流血"),暗示这场暴雨就像上天用雨水冲刷战场的血腥。最后以"一洗气潇洒"作结,表达了对洗去战争阴霾、恢复清明世界的渴望。

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暴雨与社会动荡相互映照,用"龙战野"暗示人间战争,用"再造江山"寄托和平理想。全诗气势磅礴又意蕴深刻,既有对自然威力的惊叹,也暗含对战乱时代的忧思。

胡天游

元岳州平江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有俊才,七岁能诗。遭元季乱,隐居不仕。有《傲轩吟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