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六月二十四日
毒雾漫空,知多少、蛟腥作雨。
尚不卜、旧时巢燕,傍谁门户。
蜗角河山蛮触战,相持南北皆师旅。
惜将军、衣锦未还乡,从征苫。
妖魅嬲,刑天舞。
炮石烈,风潮鼓。
叹苍苍仁爱,何仇下土。
累岁潦荒民困甚,干戈况自萧墙举。
看飞来、天堑又鏖兵,雷霆怒。
尚不卜、旧时巢燕,傍谁门户。
蜗角河山蛮触战,相持南北皆师旅。
惜将军、衣锦未还乡,从征苫。
妖魅嬲,刑天舞。
炮石烈,风潮鼓。
叹苍苍仁爱,何仇下土。
累岁潦荒民困甚,干戈况自萧墙举。
看飞来、天堑又鏖兵,雷霆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江红》是宋代词人岳飞的作品之一,描述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形势和战争的看法。让我们通过现代语言来解读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毒雾漫空,知多少、蛟腥作雨。”这里形容的是战乱时期,到处弥漫着毒气和腥臭的“雨”,象征着战祸连绵,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接下来的几句,“尚不卜、旧时巢燕,傍谁门户。”意思是说,连往日熟悉的燕子都找不到安心的巢穴,暗示了战争无处不在,连小生物都无法逃过战争的影响,人民生活更是艰辛,无处安身立命。
“蜗角河山蛮触战,相持南北皆师旅。”这句描绘了南北之间的争战,形容战争无休无止,双方都派出大量的军队,战事异常激烈。
“惜将军、衣锦未还乡,从征苫。”表达了对将领的怀念和期待,尽管将军们功勋累累,却无法回家乡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始终在战场上与艰辛为伴。
接下来,“妖魅嬲,刑天舞。炮石烈,风潮鼓。”借用了神话故事,描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力,炮石猛烈,风潮汹涌,战争仿佛天神之间的争斗,震撼人心。
“叹苍苍仁爱,何仇下土。”感叹的是,战争中的仁爱、同情为什么在人间显得如此稀缺。
“累岁潦荒民困甚,干戈况自萧墙举。”指出了长时间的灾害和贫困,战争也因此而起,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最后,“看飞来、天堑又鏖兵,雷霆怒。”表达了对战争即将来临的担忧,预示着战争将带来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还表达了对和平和仁爱的渴望。岳飞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传递了他对于战争的深刻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