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对联描绘的是汀州试院(古代科举考场)里一棵古老的柏树,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柏树灵性,传递出对人才选拔的思考。
上联"参天黛色长如此": 用"参天"形容柏树高大挺拔,直插云霄;"黛色"指深青的树色。表面写柏树一直保持高大苍翠的姿态,暗喻真正的才德之士始终坚守高尚品格。柏树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坚贞不屈,这里也暗示考场中应有正直不阿的品格。
下联"点首朱衣或是君": "朱衣"指考官(传说中穿红袍的神明会暗中认可优秀考生),"点首"是点头认可。表面说柏树随风点头像是考官在选拔人才,实则表达:真正的人才终会得到赏识,但需要像古柏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把柏树和考官联系起来,形成巧妙双关。
全联通过考场古柏的意象,既赞美了坚毅高洁的品格,又暗含对科举取士的思考——真正的才德如同古柏,经得起岁月检验。对联把静物写活,让古柏仿佛有了评判的眼光,在严肃的考场环境中增添了几分生动趣味。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通过日常景物寄托了对人才标准的思考。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