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怀孟武昌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簟。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客亦爱杯尊,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簟。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客亦爱杯尊,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农家的温馨场景,充满了朴素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开头写冬天接连下了三场雪,农民们为丰收而欢喜。"我麦根已濡"说明冬雪滋润了麦田,粮食已安稳收进粮仓,展现了农人对自然的感恩。接着诗人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小孩突然跑来兴奋地说有山客来访——客人篮子里装着冬天用的竹席,这个细节既点明季节,又暗示客人是远道而来。
主客互动十分生动:主人热情地用柴火温酒,煮鳜鱼做鱼汤待客;而客人也是个爱酒之人,端着酒杯就想念起另一位朋友(孟武昌),恨不能与他共饮。最后诗人略带遗憾地说:可惜山路太远,天气又太冷,不便再三邀请客人留宿,待酒兴尽了便各自安睡。
全诗妙在三个"暖":一是冬雪对麦田的滋养之暖,二是柴火温酒待客的情谊之暖,三是"兴尽就枕"的随性之暖。通过待客的小事,既写出了农家简朴真挚的待客之道,又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在寒冷季节里传递出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元结
元结(719~772年),中国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叟 、聱叟 。河南鲁山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