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会射堂皇太子见命作此诗

祝融御节。
火正缉熙。
凯风徘徊。
万物欣时。
秩秩初筵。
薄言在兹。
嘉福介祜。
万寿无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宴会的场景,充满了吉祥祝福的意味。

前四句用自然景象烘托氛围:火神(祝融)掌管着季节,阳光明亮温暖,和煦的南风轻轻吹拂,万物都欣欣向荣。这里用"火正"代指太阳,"缉熙"形容阳光明亮,通过自然界的和谐美好来暗示宴会的喜庆气氛。

后四句直接描写宴会:宾客们有序入座("秩秩初筵"),大家都聚集在这里("薄言在兹")。诗人祝愿主人能获得满满的福气("嘉福介祜"),并拥有无尽的长寿("万寿无期")。

整首诗的特点是: 1. 用自然美景衬托人间喜事,使宴会显得格外神圣美好 2. 语言简洁但意境开阔,从天地万物写到人间宴会 3. 祝福语直白真诚,没有复杂隐喻,让人感受到真挚的祝愿 4. 节奏明快,四字一句的形式让诗歌朗朗上口

这种将自然与人事结合,并表达美好祝愿的写法,展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宴饮文化中注重礼仪和祝福的特点。

陆云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官员、文学家,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后陆云任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直言敢谏,经常批评吴王弊政,颇受司马晏礼遇,先后曾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职。陆机死于“八王之乱”而被夷三族后,陆云也为之牵连入狱。尽管许多人上疏司马颖请求不要株连陆云,但他最终还是遇害了。时年四十二岁,无子,生有二女。由门生故吏迎葬于清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