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听尽灯前细雨声,声声总是别离情。
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雨夜独坐灯前,听着细雨敲打芭蕉的声音,心中泛起离愁别绪的场景。

第一句"听尽灯前细雨声"直接把我们带入画面:深夜独坐,一盏孤灯,窗外细雨绵绵。一个"尽"字暗示听雨人已经静坐许久,沉浸在雨声中。

第二句"声声总是别离情"道出听雨人的心境。每一滴雨声都勾起他的离愁,可能是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是回忆逝去的感情。雨声在这里成了情感的催化剂。

第三四句"何时断得闲烦恼,一任芭蕉滴到明"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渴望摆脱这些无谓的烦恼,但又做不到,只能任由雨声陪伴到天亮。"一任"二字透露出无奈与放任。

全诗最妙的是用具体的雨声来表现抽象的愁绪。芭蕉滴雨这个意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把无形的思念化作可听可见的雨滴。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愁",而是让我们通过雨声感受到他的愁绪,这种含蓄的表达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这首诗适合每一个经历过离别或深夜独处的人。它告诉我们,有些情绪不必刻意摆脱,就像窗外的雨,该停的时候自然会停。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