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台行

高台突兀燕山碧,黄金泥多土犹湿。晓日曈昽赤羽旗,燕王北面亲前席。

费尽黄金台始成,一朝拜隗人尽惊。谁知平地几层土,中有全齐七十城。

礼贤复雠燕始霸,遂与诸侯雄并驾。七百年来不用兵,一战轰然骇天下。

二城未了昭王殂,火牛突出骑劫诛。台上黄金少颜色,惠王空读乐毅书。

古来燕赵多奇士,用舍中间定兴废。还闻赵括代廉颇,败国亡家等儿戏。

燕子城南知几年,台平树老漫荒烟。莫言骐骥能千里,祇重黄金不重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贤台行》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国黄金台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统治者礼贤下士的赞美,同时也讽刺了后世君王重金轻贤的短视行为。

诗的开篇描绘了高耸的黄金台,背景是燕山的碧绿景色,黄金台上泥土湿润,显得富丽堂皇。这里提到了燕王亲自迎接贤士的画面,展现了燕王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黄金台的建成耗费了大量财富,燕王拜隗为师的举动也让世人感到惊讶。然而,诗人通过“几层土”和“七十城”的对比,暗示了黄金台虽然辉煌,但背后却隐藏着燕国曾经的辉煌与灭亡的历史。

接下来,诗人提到燕国通过礼贤下士和复仇行动,最终成为霸主,并与诸侯并列。然而,这种辉煌并没有持续太久,七百年后的战争让燕国再次陷入危机。诗中提到燕昭王死后,燕国的衰落,黄金台上的辉煌也逐渐褪色,惠王虽然读了乐毅的书,却未能真正重用贤才,导致国家的衰败。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古代燕赵之地的奇才与后世君王的短视行为,进一步强调了重贤的重要性。诗人提到赵括代替廉颇的故事,败国亡家如同儿戏,暗示了不重用贤才的后果。最后,诗人以燕子城南的荒凉景象作结,提醒人们不要只看重黄金而忽视贤才,真正的千里马需要被重视和重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黄金台和燕国历史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同时也批判了后世君王重金轻贤的错误行为,强调了人才对国家兴衰的重要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