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九州院双鹤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

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白鹤在九州院中的情景,通过它们的形象和动作,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开篇两句,“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描述了九州院的庄严与幽静。九重门象征着深宫大院,而天泉池则是院中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诗人用“可怜”一词表达了对这对白鹤的怜爱。白鹤从碧绿的松枝上飞下,姿态优雅,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这两句,描写了白鹤在楼阁间飞舞的场景。清管指的是悠扬的乐声,白鹤的鸣叫与舞动,仿佛与音乐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最后两句,“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白鹤虽然常常向往远方的自由,但始终心怀恩情,留在这里。诗人通过白鹤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但又无法割舍对某种情感或责任的依恋。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白鹤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它既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又流露出对某种情感或责任的坚守,给人一种既向往远方又无法割舍当下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在诗中通过白鹤的形象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