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秋中雨田园即事》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雨水连绵,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在雨中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乡村生活的影响。
首句“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诗人用“漠漠”、“重云暗”来形容云层的浓厚和阴沉,用“萧萧密雨垂”描述雨水不断地落下,给人一种压抑的氛围。
接下来,“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两句进一步说明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古道被雨水淹没,荒芜的池塘也积满了水,这增加了环境的荒凉感。
“五稼何时穫,孤村几户炊”直接点明了秋天雨水对农业的影响,农民辛辛苦苦种下的庄稼可能无法收获,连村里也只有几户人家还能维持生活。这里流露出一种对农田受损和生活的无奈之情。
“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描写了雨水带来的另一层变化:地里的沟渠变得杂乱,落叶被雨水打湿,挂在了枝头上,显得一片衰败。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则描述了村民的生活状态。因为天黑看不清,炊烟混杂在雾气中,刚劈的柴又被雨水打湿;清晨出门打渔,原先停泊的地方因为水位上涨而改变了位置。这些细节反映了雨水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最后,“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两句则带出一丝恬淡和希望。尽管环境萧瑟,但去年种下的菊花依旧顽强地开着,表达了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要保持乐观精神的哲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雨连绵中田园的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凄凉,也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希望的生活态度。
耿湋
耿湋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字洪源,河东(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