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韵 其三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一作好天)气。
彫胡先晨炊(一作丰酌),庖脍亦云(一作后)至。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一作好天)气。
彫胡先晨炊(一作丰酌),庖脍亦云(一作后)至。
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
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
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写景:冬天残留的积雪还在,但村边的小溪已经开始流淌春水。和煦的春风和阳光让人心情舒畅,山川间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这里用"馀雪"和"春流"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季节交替的景象。
中间四句写生活场景:清晨用雕胡米(一种优质米)煮饭,随后又端上美味的鱼肉。诗人说自己的豪迈情怀像大海高山般广阔,而短暂的人生就寄托在这天地之间。通过炊烟和美食的细节,展现了质朴而满足的田园生活。
最后四句表明心志:真正的君子不在乎官位荣华("簪缨"指官帽),世俗的尘埃根本不值一提。在简陋的柴门("衡门")中自得其乐,陶醉其中就忘记了身份地位。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简单生活中找到大自在的智慧,以及"浮生寄天地"的豁达胸襟。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