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 楚云

楚云高,盈盈泪眼望衡皋,付能盼得春来到。玉困香娇,是谁人按六幺?红
牙闹,睡未足把人惊觉。云偏髻鬟,月淡眉梢。
楚云纤,玉容清浅自家嫌,离情镇把柔肠占。情绪厌厌,见莺花懒揭帘。心
常欠,怕笑我缃裙掩。愁堆眼底,恨压眉尖。
楚云收,月波冷浸晚妆楼,腰肢到比花枝瘦。花瘦无愁,比花枝我自羞。花
虽瘦,花不会把眉儿皱。红消翠减,心上眉头。
楚云空,绿窗闲数唾窗绒,一春心事和谁共?门掩残红,笑残红与我同。成
何用,都做了繁华梦。香消脸玉,翠减眉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曲子以"楚云"为线索,通过四个场景层层递进,描绘了一位女子从春盼到春去的相思愁绪。

第一段写盼春。女子含泪眺望远方,好不容易盼来春天,却被歌舞声惊醒。这里用"云偏髻鬟"暗示她睡醒时头发凌乱,"月淡眉梢"则表现她朦胧的睡眼,活画出美人初醒的慵懒姿态。

第二段写伤春。女子揽镜自照,嫌弃自己憔悴的容颜。离愁塞满心间,连莺歌燕舞都懒得看。"缃裙掩"的细节特别生动,展现她怕被人笑话的敏感心理。

第三段写比花。月光下的女子比花还瘦,却自嘲"花不会皱眉"。这里用对比手法,说花瘦不愁,人瘦却愁,突出人不如花的哀怨。

第四段写送春。女子无聊地数着窗边柳絮,感叹春光易逝。最后"香消脸玉,翠减眉峰"八个字,用化妆品褪色比喻容颜憔悴,把抽象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

全篇妙在三点:一是用"楚云"贯穿,像电影镜头般切换四个春日场景;二是善用对比,人与花比、笑与愁比,越比越伤心;三是细节传神,从睡乱的头发到褪色的妆容,每个生活细节都透着相思苦。

孙周卿

孙周卿[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古邠(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邠”乃“汴”之误,则云其河南开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有女蕙兰,工诗,嫁诗人傅若金,早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