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贞晦翁作庭中花木诗,嗣君叔扬为之绘图(一九三八年)
槛移春,盘咽露,心事小园赋。
一梦繁华,京固遽如许。
何辞短锸随身,长镵托命,共小立、花前吾土。
几风雨。
年年攀柳看桃,爱此新成树。
图了离骚,休续远游谱。
谁怜垂老须溪,灯前父子,同汨落、关山鹃语。
一梦繁华,京固遽如许。
何辞短锸随身,长镵托命,共小立、花前吾土。
几风雨。
年年攀柳看桃,爱此新成树。
图了离骚,休续远游谱。
谁怜垂老须溪,灯前父子,同汨落、关山鹃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38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作者通过描写庭院花木,寄托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乱世中的家国忧思。
上阕以"移春""咽露"开篇,用拟人手法写花木仿佛也懂得人间心事。作者回忆往昔京城繁华如梦,转眼间山河破碎。但即使身处乱世,仍愿随身带着锄具(短锸长镵),坚守故土,与花木共立,表达了对家园的眷恋。
下阕写年年看花木成长,暗含对未来的希望。"图了离骚"指画完这幅画后,不必再续写漂泊的诗篇,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最后以"灯前父子"的温馨画面与"关山鹃语"的悲凉形成对比,杜鹃啼血的典故暗示国破家亡之痛,老人与孩子在战火中的相依为命格外令人心酸。
全词通过庭院花木这个小切口,展现了战争年代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语言含蓄深沉,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柔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刚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