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山村的早春景色和春耕的景象,语言简单易懂,通过自然景色和春耕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观察与感慨。
诗的第一句“圩田依涧水”,描述的是圩田(即临水的田地)傍着山涧溪流,暗示了农田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第二句“入夏未栽禾”,说明虽然已经进入夏季,但农民还未开始种植水稻。第三句“不是春耕晚”,说明不是因为错过了春耕的最佳时期,而是另有原因。最后一句“山中寒气多”,点明是因为山中的寒气较重,导致农民迟迟没有开始春耕。
整体来看,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作者通过山涧、农田、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山村生活的观察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理解。诗中的景象平淡而生动,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朴实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和春耕的不易。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