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相思悬。
公卿有几几(一作数子),车(一作联)骑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一作连)。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徵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一作压)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跟随张丞相游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

首先,诗人开篇就表明自己并不喜欢打猎,也不向往云梦泽那样的田园生活。这暗示了他对世俗享乐并不热衷,内心有更深的追求。

接着,诗人描写了岁暮时节登上城墙远望,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种情感与接下来描写的官场繁华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在看到公卿贵族们车马翩翩、气派十足时,感叹他们世世代代享有富贵,官位显赫,幕府中的官员也个个贤能。表面上,这似乎是对权贵们的赞美,但实际上隐含着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疏离感。

随后,诗人描述了打猎的场景:顺应时节行猎,刀光剑影中猎物被迅速分割。这种场景虽然热闹,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其中,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之后,诗人又描绘了游猎结束后在宾馆中的宴会,歌舞升平,妓女们环绕,落日余晖下,远处的树木间飘散着芳香的烟雾。这一切看似美好,但诗人依然感到自己与这种生活有些距离。

最后,诗人自嘲地称自己为“狂歌客”,虽然跟随张丞相参与这些活动,但内心并不真正属于这里。这里的“狂歌客”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世俗礼法的淡漠,以及对自我身份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游猎和宴会的描写,展现了官场的繁华与奢靡,但诗人并没有被这些表象所迷惑,反而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权贵生活的疏离感和对内心追求的坚持。诗人虽然身处其中,但始终保持清醒,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