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一九二九年) 其二
怕说新来瘦。
正秋深、西风白雁,消魂时候。
逐客江南怜侣伴,落日楼头话旧。
怅故国、何堪回首。
未死名心随去水,问故人吾舌犹存否。
非我愿,印悬肘。
萧萧易水歌难又,共寒波、江湖侠骨,而今罕觏。
漫说身为知己死,许剑延陵可有。
君与仆、萍交不久。
一往情深钟我辈,算生前未把青春负。
心炯炯,且相守。
正秋深、西风白雁,消魂时候。
逐客江南怜侣伴,落日楼头话旧。
怅故国、何堪回首。
未死名心随去水,问故人吾舌犹存否。
非我愿,印悬肘。
萧萧易水歌难又,共寒波、江湖侠骨,而今罕觏。
漫说身为知己死,许剑延陵可有。
君与仆、萍交不久。
一往情深钟我辈,算生前未把青春负。
心炯炯,且相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29年,作者通过秋日景象和江湖侠客的意象,表达了一种孤独悲壮却又坚守信念的复杂情感。
上阕以"怕说新来瘦"开篇,用秋风、大雁等典型秋景营造萧瑟氛围。"落日楼头话旧"透露出对往事的怀念,而"故国不堪回首"则暗含对时局的无奈。最特别的是"吾舌犹存否"这一问,既像是自嘲,又像是表明自己仍有发声的勇气。
下阕用荆轲刺秦的典故,写出现实中侠义精神的稀缺。"漫说身为知己死"看似否定为朋友牺牲,实则反衬出真挚友情的珍贵。最后"心炯炯,且相守"如同黑暗中的一点星光,表明虽然前路艰难,但仍要与志同道合者互相扶持、坚守本心。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矛盾中的坚持:明知江湖侠气已稀,仍要保持侠骨;看清现实残酷,却选择"相守"而不退缩。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精神亮色的态度,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