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潭上桃花源作
黄山峰壑几千曲,客游先就桃源宿。杖底殷殷雷绕身,楼头汹汹涛崩屋。
清梦全醒风雨声,深林匹练中宵明。晓起白龙掉长尾,四山飞瀑来喧争。
怪石礌砢排盾戟,寒潭冰雪澄空碧。隔溪古寺断疏钟,偃木垂藤缠绝壁。
匡庐三叠天下稀,嵩岳九龙称神奇。何如此地独兼并,咫尺众壑蟠蛟螭。
复磴丛篁白日暝,还溯药铫寻丹井。轰磕不闻人叫呼,倚杖空亭发深省。
问君莲花庵在无,连朝细雨山模糊。屋角一圭破云影,青鸾舞处看天都。
药谷仙源难具陈,琪花紫翠秋为春。凭君传语武陵客,笑杀桃源洞里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卷,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作者提到黄山峰峦起伏,游客们常常选择在“桃源”这个地方过夜。这里的“桃源”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世外仙境。接着,作者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夜晚的雷声和风雨,仿佛楼外的波涛汹涌,让人从梦中惊醒。到了清晨,作者看到山间的瀑布如白龙般奔腾而下,四周的飞瀑争相喧嚣,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诗中还描写了怪石嶙峋、寒潭清澈的景象,仿佛冰雪般透明,给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觉。远处的古寺钟声时断时续,藤蔓缠绕在绝壁上,增添了一丝古朴与神秘。作者提到庐山的“三叠泉”和嵩山的“九龙瀑”虽然天下闻名,但眼前的景色却更加独特,仿佛众壑中的蛟龙在此汇聚,气势磅礴。
接下来,诗人继续深入描写山中的景色。竹林深处,阳光变得昏暗,诗人沿着溪流寻找传说中的“药铫”和“丹井”,这些都是神话中仙人炼药的地方,象征着长生不老的仙境。作者在空亭中静坐,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深远,内心也仿佛得到了某种启示。
诗的结尾,作者问起“莲花庵”的位置,暗示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尽管山中细雨朦胧,但屋角的一线阳光穿透云层,仿佛青鸾在天空中飞舞,远处的“天都”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最后,作者感叹这片“药谷仙源”难以用语言形容,四季如春,花开不败。他希望有人能告诉远在武陵的客人,这里的景色远比传说中的“桃源”更美,甚至会让那些自诩生活在桃源的人感到惭愧。
整首诗通过对黄山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对比中突出了这片山水的独特魅力。诗人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宁静的仙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