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北风忽卷山雨来,系缆不果登高台。
先生高尚隐不出,垂竿独钓空江碧。
诏书物色聘书徵,五月披裘人易识。
故人转忘天子尊,足加腹上惊星辰。
先生高卧帝不悦,子竟不肯为我屈。
当时求贤如此诚,先生钓鱼兼钓名。
先生不出台不圮,万古千秋名著矣。
先生高尚隐不出,垂竿独钓空江碧。
诏书物色聘书徵,五月披裘人易识。
故人转忘天子尊,足加腹上惊星辰。
先生高卧帝不悦,子竟不肯为我屈。
当时求贤如此诚,先生钓鱼兼钓名。
先生不出台不圮,万古千秋名著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士在钓台上垂钓的情景,通过他的行为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对世俗权力的超然态度。
首先,诗的开头描绘了北风骤起、山雨欲来的自然景象,诗人本想系缆登台,但最终未能成行。这种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后面高士的形象铺垫了背景,也暗示了高士与世无争的心境。
接下来,诗人写到了这位隐居的先生,他在空无一人的江边独自垂钓,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姿态。即使皇帝下诏书征召他,他依然不为所动,保持着五月披裘的简朴生活,这种生活态度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他的高贵品格。
诗中还提到,这位先生与故人交往时,甚至忘记了天子的尊贵,足加腹上,悠然自得,连天上的星辰都被他的行为所惊动。这里通过夸张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先生不受世俗礼法约束的个性。
皇帝对先生的高卧行为感到不悦,认为他不肯屈从于自己,但先生依然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一情节反映了先生对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坚守,他不愿为权势所屈服。
最后,诗人总结道,尽管先生没有出仕,但他的名声却永远不会磨灭,钓台也因此万古长存。这首诗通过对先生隐居生活的描写,赞美了他不慕荣利、坚守自我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求贤若渴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高士的超然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独立精神的追求,充满了对世俗权力的不屑与对高尚人格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