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台州郡斋,特别是其中的双岩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这个宁静而充满历史感的地方。
首先,诗人提到“两岩郁青苍”,形容两座岩石郁郁葱葱,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岩石之间有一座突兀的堂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突兀”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形容堂屋高耸,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人描述了堂屋外的回廊,它环绕着整个建筑,增添了一种婉转的美感。回廊旁边是排列整齐的修竹,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这里也暗示了堂屋主人的品格。
然后,诗人提到了“悬崖上幽径”,这是一条通往高处的小路,蜿蜒曲折,给人一种神秘感。在岩壁上,可以看到一些古老的石碑,这些碑文可能是前人的遗作,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墙谁所筑,除去碍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这堵墙,是谁建造了它?为什么要拆除那些碍眼的东西?这里的“碍膺物”可能是指一些不协调的建筑或物品,诗人通过这个问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双岩堂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充满历史韵味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既能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又能引发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思。
尤袤
尤袤(mào)(1127年—1202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