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题云间邦彦图刻本,寄张琢丈

巾垫林宗,毫添裴楷。
机横自昔多兰茝。
鲤书遥寄埽门情,鲈莼微动还山喟。
褒鄂烟消,沧浪石在。
风流不逐山河改。
翠尊绿萼似江南,客斋更下东坡拜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看到《云间邦彦图》刻本后,写给友人张琢的感怀之作。全词通过历史典故和江南意象,表达了对风流人物永不消逝的赞叹,以及思乡念友的深情。

上阕用三个典故开篇:东汉郭林宗的儒雅头巾、西晋裴楷的书法神韵、三国诸葛亮的治国才华,这些历史人物就像香草般芬芳长存。接着用"鲤鱼传书"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再用"莼鲈之思"的典故流露归隐故乡的渴望。

下阕转入对历史变迁的思考:唐代褒国公、鄂国公这样的功臣虽已消逝,但沧浪亭的石头仍在,说明真正的风流气韵不会随山河变迁而消失。最后以江南风物作结:翠酒杯和绿梅花让人想起江南风光,在客居的书斋里向苏东坡致敬——既是对文人风骨的追慕,也暗含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美。

全词巧妙融合历史典故与眼前景物,在怀古思人中展现文人雅趣,传递出"风流气韵永存天地"的豁达情怀。语言清丽含蓄,用典自然不晦涩,读来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体会友情的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