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护砂 烛泪
底事兰心苦。
便凄然、泣下如雨。
倚金台独立,揾香无主,肠断封家相妒。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
向卜夜、铜盘倾注。
便不似、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
罗绮筵前,海棠花下,淫淫尝怕凤脂枯。
比雒阳年少,江州司马,多少定谁如。
照破别离心绪。
学人生、有情酸楚。
想洞房佳会,而今寥落,谁能暗收玉箸。
算只有、金钗曾巧补。
轻湿尽、粉痕如故。
愁思减、舞腰纤细,清血尽、媚脸肤腴。
又恐娇羞,绛纱笼却,绿窗伴我检诗书。
更休教、邻壁偷窥,幽兰啼晓露。
便凄然、泣下如雨。
倚金台独立,揾香无主,肠断封家相妒。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
向卜夜、铜盘倾注。
便不似、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
罗绮筵前,海棠花下,淫淫尝怕凤脂枯。
比雒阳年少,江州司马,多少定谁如。
照破别离心绪。
学人生、有情酸楚。
想洞房佳会,而今寥落,谁能暗收玉箸。
算只有、金钗曾巧补。
轻湿尽、粉痕如故。
愁思减、舞腰纤细,清血尽、媚脸肤腴。
又恐娇羞,绛纱笼却,绿窗伴我检诗书。
更休教、邻壁偷窥,幽兰啼晓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烛泪"为线索,用拟人手法将蜡烛燃烧时滴落的蜡油比作人的眼泪,细腻地描绘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
上阕开篇就用"兰心苦"点明主旨,把蜡烛芯比作愁苦的芳心,让烛泪化作倾盆雨般的泪水。接着用"金台独立"的孤烛形象,暗喻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处境。"封家相妒"这个典故用得巧妙,把蜡烛燃烧时"噼啪"作响的声音,想象成是封家十八姨(风神)在嫉妒烛火的明亮。
下阕转入更深层的抒情。"照破别离心绪"直接点明这是离别之痛,蜡烛就像通人性的知己,陪着人一起流泪。最动人的是"想洞房佳会"三句,通过今昔对比,昔日洞房花烛的甜蜜与今日独对孤灯的凄凉形成强烈反差。结尾处"绛纱笼却"的细节尤其精妙,用红纱灯笼罩住烛光,就像把心事深深隐藏,怕被外人窥见。
全词最妙处在于将物理现象(烛泪)与心理活动(相思泪)完美融合。蜡烛燃烧时的每个细节——蜡油滴落、灯花爆裂、火光摇曳——都被赋予情感色彩,成为抒情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投影。这种"以物喻情"的手法,比直接说"我很伤心"要动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