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树鸟栖夜,空街雀报明。
碧山相倚暮,归雁一行斜。(并见张为《主客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到清晨的自然画卷,用简洁的画面传递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意境。

前两句"霜树鸟栖夜,空街雀报明"形成时间上的承接:深夜的寒霜覆盖树木,鸟儿已归巢休息;清晨空旷的街道上,麻雀的鸣叫宣告着黎明到来。这里通过"霜"字暗示秋意,用"栖"与"报"两个动词,让静夜与晨光自然过渡。

后两句"碧山相倚暮,归雁一行斜"将视线拉远:暮色中青翠的山峦相互依偎,天空中大雁排成斜线南飞。"碧山"的静与"归雁"的动形成对比,"一行斜"的雁阵既点明季节,又赋予画面流动感。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四个独立画面(霜树栖鸟、空街雀鸣、暮色青山、南飞雁阵)拼接出完整的时间流转 2. 每个意象都典型而精准,如"霜树"代秋、"归雁"示迁徙,无需修饰自带意境 3. 动静结合的手法,让静谧的夜景与充满生机的晨景自然交融 4. "相倚"二字拟人化处理青山,使冷硬的景物顿时有了温度

这种写法类似现代电影的蒙太奇,通过几个特写镜头的组接,就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动补全了从秋夜到黄昏的完整时空,体会到自然界昼夜交替、生命律动的永恒之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