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欠四章别成十首强抽拙思更续残篇篇既一而意重气已衰而词困愿容衔璧自此投戈仰渎台慈不胜惭惧 其二

(上缺)喜见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创作上的困境与谦卑心态。作者提到,他已经写了很多篇章,但感觉思路枯竭,词句也显得疲惫。他希望能够停下来,不再勉强自己继续创作,同时也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惭愧和不安。

诗的开头提到“喜见春”,可能象征着新的希望或灵感。然而,作者随后描述了自己在创作上的挣扎,感到心力交瘁,无法再像以前那样自如地表达思想。他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已经变得重复,缺乏新意,因此决定暂时放下笔,停止写作。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真实地反映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自我反思。作者没有掩饰自己的困境,而是坦诚地表达了对作品的谦卑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尤其是在面对创作瓶颈或生活压力时,能够从中找到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创作中的疲惫与谦卑,同时也表达了对新开始的渴望。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完美和创新的过程中,适时的停顿与反思同样重要。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