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不求纡紫与怀黄,竹杖芒鞋野兴长"直接点明主题:不追求高官厚禄(纡紫怀黄指官服颜色),只愿拄着竹杖、穿着草鞋,享受悠长的野外闲趣。这里用"竹杖芒鞋"这个具体形象,生动展现了隐士的朴素装扮。
后两句"信步芹溪溪上路,杨花又是一番忙"转入写景:诗人在长满水芹的小溪边随意漫步,看到杨花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飞舞。这里"信步"二字特别传神,写出了无拘无束的漫步状态;而把杨花飘飞说成"一番忙",用拟人手法反衬出诗人的悠闲,形成巧妙对比。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的生活细节(竹杖、草鞋、溪边漫步)展现理想生活状态 2. 通过杨花的"忙碌"反衬人的闲适,构思新颖 3. 语言朴实自然,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亲切 4. 表达了现代人依然向往的"慢生活"理念
诗人用最平常的景物和最简单的语言,写出了许多人内心渴望却难以实现的自由生活,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