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醉后

平生尚倜傥,壮大苦摧折。主人能结纳,佳境为铺设。

渺杳东江来,谽谺暮云裂。倡女稍多艺,市酒且供啜。

侠气复何聊,心朋幸相悦。解冠从放荡,大呼谁挽掣。

咄哉千里足,嗟乎三寸舌。海物唤龙取,天葩令鬼折。

艳唱声非雅,戏谈理当谲。帷房笑私昵,闾巷嘲琐屑。

更鼓莫催睡,夜风才去热。俗士鲜大志,于今重小节。

内行豕在泥,外貌犬伏绁。吾侪古豪杰,方寸浴日月。

被谤肯自疑,为欢顾犹拙。放饭彼不惭,使我无齿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江亭醉后》描绘了一个豪放不羁的文人醉酒后的狂态和内心独白,充满对世俗的嘲讽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开篇自述性格与处境 诗人说自己一生洒脱不羁("倜傥"),但长大后屡遭现实打击("苦摧折")。幸好遇到热情的主人设宴款待,眼前是开阔的江景和裂开的晚霞,还有会才艺的歌女和酒水助兴——这些铺垫出一个适合放纵的夜晚。

2. 醉酒后的狂放言行 喝嗨后,诗人彻底放飞自我:摘掉帽子大声嚷嚷("解冠从放荡,大呼谁挽掣"),吹牛说能召唤神龙取海底珍宝("海物唤龙取"),指挥鬼神折天界奇花("天葩令鬼折")。他和朋友嬉笑怒骂,点评艳俗小调("艳唱声非雅"),调侃街头巷尾的八卦("闾巷嘲琐屑"),完全不顾世俗眼光。

3. 犀利批判虚伪世俗 酒劲上头后,诗人开始痛批社会上那些道貌岸然的人:他们表面装正经("外貌犬伏绁"),私下却像泥坑里的猪一样肮脏("内行豕在泥");计较鸡毛蒜皮的小节,却毫无远大志向。相比之下,诗人自比古代豪杰,胸怀坦荡如日月("方寸浴日月")。

4. 结尾的倔强宣言 最后诗人说:就算被人诽谤也绝不自我怀疑("被谤肯自疑"),宁可继续笨拙地追求快乐。他用《孟子》"放饭流歠"的典故讽刺那些假正经的人——他们吃饭吧唧嘴都不惭愧,却来挑剔我用牙齿咬肉这种小事("无齿决"),简直可笑。

全诗亮点 - 反差艺术:前半段写醉酒荒唐,后半段突然转向深刻批判,疯话里藏着清醒。 - 生动比喻:把伪君子比作"泥里的猪""拴着的狗",形象又毒舌。 - 反抗精神:用夸张的醉酒行为对抗世俗约束,本质是对真诚自由的呼唤。

这首诗像是古代版的"酒后吐真言",表面看是撒酒疯,实则借疯话撕破虚伪社会的假面。诗人用豪放掩饰苦闷,用不羁对抗庸俗,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引起共鸣——谁不想偶尔抛开束缚,痛快做自己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