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株媚
苍凉金粉地,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
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
如梦秦淮,禁几度、月圆风细。
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
花月沧桑谁记?
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
地不宜秋,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
柳翠梅妍,算到此、销魂偏易。
未识过江名士,而今有几?
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
如梦秦淮,禁几度、月圆风细。
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
花月沧桑谁记?
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
地不宜秋,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
柳翠梅妍,算到此、销魂偏易。
未识过江名士,而今有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三株媚》以苍凉的历史背景为基调,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的“苍凉金粉地”开篇便描绘了一个繁华落尽的地方,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凄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禁感叹“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这里的“新亭”暗指一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如今却只有酒后的泪水,抒发了对往事的感伤。
接下来的“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凄凉景象。帘幕半卷,燕子自由来去,而曾经的美好却已无法挽留。诗人用“如梦秦淮”来形容这段历史,仿佛一场梦,短暂而虚幻。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梦境中,诗人依然能感受到“月圆风细”的温柔,但这种温柔却被“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打断,象征着现实的残酷与动荡。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花月沧桑谁记?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曾经的繁华与美好,如今只剩下战乱与沧桑。诗人进一步指出,这片土地“地不宜秋”,但却在春天就带上了秋天的凄凉,暗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情。
最后,诗人以“柳翠梅妍,算到此、销魂偏易”作结,表面的美景下隐藏着深深的伤感。而“未识过江名士,而今有几?”则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思,曾经的名士风流如今已难寻觅,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极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