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和东坡韵
百年飙忽,惜刘阮、今日杯中无物。
毕竟青云何地是,叹息江山半壁。
戏马台空,哀鸿泽集,泪洒蓝关雪。
昆明灰黑,有谁燕赵豪杰。
空忆人在壶天,一樽还独啸,铜弦铿发。
盖世雄才抔土耳,千载风流销灭。
爱和松声,登楼四望,不管霜侵发。
飞乌三匝,可怜江上明月。
毕竟青云何地是,叹息江山半壁。
戏马台空,哀鸿泽集,泪洒蓝关雪。
昆明灰黑,有谁燕赵豪杰。
空忆人在壶天,一樽还独啸,铜弦铿发。
盖世雄才抔土耳,千载风流销灭。
爱和松声,登楼四望,不管霜侵发。
飞乌三匝,可怜江上明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唱和之作,但融入了自己面对乱世的深沉感慨。全词以"百年飙忽"开篇,用"飙忽"(狂风般急速)形容时光飞逝,奠定苍凉基调。
上阕通过历史典故抒发忧国之情:用刘伶阮籍(魏晋名士)的酒杯空空,暗喻当下人才凋零;"江山半壁"直指南宋偏安一隅的困境;"戏马台"(项羽遗迹)、"哀鸿"(流民)等意象,交织成山河破碎的悲壮画面。最后"昆明灰黑"(用汉武帝火烧昆明池的典故)质问当世是否还有燕赵豪杰,充满对时局的焦虑。
下阕转向个人抒怀:在"壶天"(道家仙境)独饮长啸,看似超脱,实则"铜弦铿发"(激昂琴声)暴露内心激荡。承认即使如苏轼这样的雄才,最终也不过一抔黄土,但随即笔锋一转——依然要迎着松涛登高远望,哪怕白发如霜。结尾"飞乌绕树"化用曹操诗句,将个人孤独与江月清辉相对照,留下悠长余韵。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矛盾情感的碰撞:既清醒认识到英雄终将湮灭,又坚持在黑暗中保持仰望的姿态。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通过酒、月、松涛等意象层层渲染,形成慷慨悲凉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