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辛丑春,吴桐江自何阜归,招诸同人集饮永日,仍送之何阜
垂老他乡,妻子与偕,差共相依。
却回头故国,又逢寒食,关心先垄,谁拜深衣。
草色长湖,柳丝断岸,岁岁扁舟此日归。
欣重见,竞百钱挂杖,来欸荆扉。
频年聚首诚稀。
每花月、怀君惄似饥。
喜今宵宴集,尽皆耆旧,中厨供给,竟有甘肥。
只恨当前,华筵易散,早已天端堕夕晖。
还相惜,惜明朝又别,怕见帆飞。
却回头故国,又逢寒食,关心先垄,谁拜深衣。
草色长湖,柳丝断岸,岁岁扁舟此日归。
欣重见,竞百钱挂杖,来欸荆扉。
频年聚首诚稀。
每花月、怀君惄似饥。
喜今宵宴集,尽皆耆旧,中厨供给,竟有甘肥。
只恨当前,华筵易散,早已天端堕夕晖。
还相惜,惜明朝又别,怕见帆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老朋友久别重逢又即将分离的复杂情感,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深厚的人生感慨。
上片(前半部分)像在唠家常: 1. 开头说"我老了还在外地漂泊,好在有老婆孩子陪着"——点明漂泊者的身份,带着点自我安慰。 2. 接着话锋一转:"但一想到老家清明节没人扫墓,心里就难受"——用"寒食""深衣"这些清明元素,暗戳戳表达思乡之情。 3. 然后描绘坐船回乡看到的景色:湖边长满青草,岸边柳条低垂——这些年年不变的风景,反衬出人世变迁。 4. 最后写到重逢场景特别生动:老头挂着拐杖,兜里揣着零钱,乐呵呵来敲门——画面感十足,把老友相见的欢喜写得活灵活现。
下片(后半部分)开始走心: 1. 先说"这些年想你想得慌",用"看见花啊月啊就饿得慌"这种夸张比喻,幽默中带着真挚。 2. 酒席上都是老伙计,饭菜也丰盛,本该高兴——但马上转折:"可恨这酒席散得太快,太阳都要下山了"。这里"天端堕夕晖"写得绝妙,把夕阳西下和人生暮年双重含义糅在一起。 3. 结尾最扎心:今天还在依依惜别,明天就怕看见船帆远去——用"怕见帆飞"这个细节,把不忍离别又不得不别的矛盾心理写透了。
全词妙在: - 像聊天记录般自然,从"有家人陪着挺好"到"其实想家想得慌",再到"见老友真开心",最后"舍不得你们走"——情绪层层递进 - 用请客吃饭、挂拐杖敲门、看船帆这些日常小事,承载深沉的人生况味 - 结尾那个"怕"字特别真实,谁都有过这种既期待重逢又害怕分别的经历
本质上是在说:人到晚年,每一次相聚都是倒计时,所以格外珍惜。这种情感穿越时空,今天读来依然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