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城赠一二同幕

五营河畔列旌旗,吹角鸣鼙日暮时。
曾是信陵门下客,雨回相吊不胜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军营中旌旗飘扬、号角声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深切哀思。

首句“五营河畔列旌旗”,描绘了军营中旌旗林立的景象,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五营河畔,旌旗列列,暗示着军队的威武和严整。

次句“吹角鸣鼙日暮时”,进一步点明了时间——日暮时分,号角声和战鼓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悲壮的氛围。这种声音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辛劳。

第三句“曾是信陵门下客”,诗人回忆自己曾经是信陵君门下的宾客。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贵族,以礼贤下士著称。这里诗人借信陵君来比喻自己曾经的尊贵地位,表达了对过去荣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雨回相吊不胜悲”,诗人回到现实,面对雨中的凄凉景象,不禁感到无比的悲伤。这里的“相吊”可以理解为诗人与故人之间的相互哀悼,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和悲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军营景象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尽怀念。诗中既有对过去荣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凄凉的真切感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