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北邙山

散漫黄埃满北原,折碑横路碾苔痕。空山夜月来松影,
荒冢春风变木根。漠漠兔丝罗古庙,翩翩丹旐过孤村。
白杨落日悲风起,萧索寒巢鸟独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萧瑟的墓地景象,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哀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写墓地破败的场景:黄土弥漫的北邙山原野上,断裂的石碑横在长满青苔的路上。这里用"散漫黄埃"和"碾苔痕"的细节,让人感受到时间的侵蚀和荒废。

中间四句用昼夜交替的景象加深荒凉感:夜晚月光透过松枝投下斑驳影子,春风吹过让荒坟上的树根都显露出来。古庙周围爬满野藤,只有送葬的旗幡偶尔飘过村庄。这些画面形成强烈对比——自然依旧轮回,而人类痕迹却在消逝。

最后两句达到情感高潮:夕阳下白杨树在风中呜咽,寒风中一只孤鸟仓皇飞离巢穴。"悲风起"和"鸟独奔"的意象,既是对死亡本身的哀叹,也暗示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无助。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电影镜头般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再辉煌的人生终将归于黄土,自然永远冷漠地轮回更替。这种对生命短暂的叹息,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