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中的战车景象,特别是汉朝和晋朝时的一些场景。我们可以逐句分析:
1. 汉破匈奴出武刚,晋平羌虏用偏厢。 - 汉朝打败匈奴时用的是“武刚”战车,晋朝平定羌族叛乱时用的是“偏厢”战车。 - 这里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不同朝代在抵御外敌时所采用的不同作战方式和装备。武刚战车可能是一种坚固的战车,而偏厢战车在晋朝时或许是一种更为轻便灵活的战车。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军事装备的进步和变化。
2. 车攻原是先王制,定许收功复旧疆。 - 古代有一种军事活动叫做“车攻”,指的是使用战车进行的攻防演练或战斗。这种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先王们时代。 - 作者认为,通过使用这些古老的作战方式,可以恢复被敌方占领或失去的土地。 -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军事传统和策略的重视,以及对通过军事手段收复失地的希望和期待。它传递了一种历史与未来的联系,即古代的军事智慧可以用来解决现代的问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古代的战争和军事装备为背景,传达了对过往军事智慧的崇敬,同时表达了恢复领土、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诗中提到的“武刚”、“偏厢”等战车类型,以及“车攻”这种军事训练或战斗方式,都反映了古代军事文化和战术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通过军事手段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理想。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