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相送

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
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古相送》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深情与不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首先,诗的开头“行人卜去期,白发根已出”描绘了即将离别的情景。行人在出发前,已经为离别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因为思念和忧愁,连头发都开始变白。这里的“白发”不仅是对老去的象征,更是对离别带来的沉重和无奈。

接着,“执君青松枝,空数别来日”则通过象征的手法,表达了送别者对行人的深情。青松象征着坚韧和永恒,送别者手持青松枝,意味着希望这段情谊能够像松树一样长久。然而,“空数别来日”却透露了送别者的无奈,因为未来何时再相见,谁也无法确定。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使用了七夕的典故,比喻送别者的心情。七夕牛郎织女只能一年相见一次,而送别者与行人的离别,可能比这更加难熬,甚至可能再也不见。这里的情感非常强烈,表达了生死相隔的悲痛。

“且愿车声迫,莫使马行疾”是送别者的愿望。他希望车辆的声音能够催促行人尽快离开,以免在分别时更加痛苦。但同时,他又不希望马儿跑得太快,因为这意味着离别会更快到来。这种矛盾的心情,正是送别时常见的复杂情感。

最后,“巫山千丈高,亦恐梦相失”通过巫山的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巫山高耸入云,象征着未知的未来。送别者担心,即使行人离去,彼此的心意也会在未来的梦境中逐渐消失。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加深了离别的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它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多么珍贵,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相聚。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