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夜发香港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译文及注释

(xián)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gǔ),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duò)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
荒荒:月色朦胧。“极目”二句:化用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中“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的句意。

注释

荒荒:月色朦胧。
“极目”二句:化用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中“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的句意。

赏析

此词上片写船发香港时的夜景。舷灯渐灭,月色朦胧,极目远望,景色疏淡空旷。下片记水上夜行。狂涛东驶,龙语分明。舵楼一笛风生。光景幽隐而深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夜晚从香港乘船出发的苍茫画面,充满漂泊的孤寂感和对家国的深沉思念。

上片写实景:船上的灯光渐渐熄灭,月光照在沙滩上显得格外荒凉。抬头望去,天空低垂,连飞鸟的影子都看不见,更无法辨认远方的中原故土在哪里。这里用"极目天低"的夸张手法,突出人在浩瀚天地间的渺小无助;"中原一发"的比喻更是巧妙,把遥远的故土比作一根头发丝,既写距离之远,又暗含对家国的牵挂。

下片转入抒情:刚踏上江湖漂泊的旅程,船楼上的笛声随风飘来。最精彩的是结尾两句——诗人明明看见狂涛向东奔涌,却偏说"不信",这种矛盾心理正凸显出离乡的不真实感;而"蛟龙偶语"的想象,给苍凉的夜航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仿佛连水族都在窃窃私语议论着游子的离愁。

全词就像用月光、笛声、波涛编织成的乡愁,没有直接说"我想家",但每个景物都浸透着孤独。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刚出发就想回家"的矛盾心理,以及面对浩瀚江湖时既震撼又迷茫的复杂感受,很容易让现代读者联想到自己离乡远行时的心情。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龃龉,引疾辞官。民国二十年卒于上海。朱孝臧始以能诗名,为京官时,与王鹏运交,弃诗而专攻词。词作“融诸家之长,声情益臻朴茂,清刚隽上,并世词家推领袖焉。诗能入品。”著有词集《彊村语业》二卷,身后其门人龙榆生为补刻一卷,收入《彊村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