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超脱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深秋的风露让菊花开始泛黄,夜晚的寒气透过帘子让人脱下薄衣。雨雾笼罩下,树林早早暗了下来,远处市集的喧嚣和流水声交织在一起。这些描写营造出一个清冷、萧瑟的秋夜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寂。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自己像装书的袋子一样,只能装些无用的糟粕(指世俗学问),把烦心事都当作没用的秕糠(指看淡世事)。他多希望能像蝉蜕壳一样摆脱束缚,像白云和黄鹄(一种高飞的鸟)那样自由翱翔。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现实的压抑与理想的自由形成强烈反差。诗人用"蝉蜕"这个意象,生动表达了对解脱的渴望;最后用"白云黄鹄"的想象,展现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这种从现实苦闷到精神超脱的转变,正是古代文人常见的心理轨迹,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