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黄河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作对比,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前两句"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的事迹早已被时间埋没,但黄河的水依然像从前一样奔流不息。这里用具体的历史人物(张骞)与永恒的黄河形成对比,突出人生短暂的无奈。
后两句"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诗人想沿着黄河与传说中的牛郎说话,却只能借助神话中的木筏(灵槎)上天寻找。这里用神话典故,既写出了追寻历史痕迹的渴望,又暗示这种追寻终究是虚幻的。
全诗通过黄河这个意象,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串联起来,在时空交错中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人类渺小的认知。语言看似简单,但把"张骞通西域"和"牛郎织女"两个典故用得自然贴切,让永恒的黄河成为见证历史的眼睛。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