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月梅游江浙拜袁伯长学士

云林山中三日雨,楼上群峰翠如堵。
山人十载始归山,旋葺茅堂种松树。
踵门有客何逍遥,留之信宿去莫招。
囊衣橐粮具舟楫,千里一揽钱塘潮。
东方大海天下无,风雷震荡群龙趋。
蓬莱仙人袁大夫,因卿为问今何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隐居山林的人)送别朋友张月梅去江浙拜访袁伯长学士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真。

开头四句写山中雨后的清新景象:云林山下了三天雨,雨后群峰青翠欲滴,像一堵绿色的墙。山人离家十年刚回来,忙着修草屋、种松树,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

中间四句写朋友来访:这位逍遥的客人(张月梅)突然登门,山人热情留他住了两晚。现在客人收拾行李准备乘船远行,要去千里之外的钱塘江看潮水。这里用"囊衣橐粮"(打包衣服干粮)的细节,显得特别真实亲切。

最后四句转向想象:诗人想到钱塘潮的壮观——那是天下无双的奇景,潮水如风雷震荡,像群龙奔腾。最后点明此行目的:要拜访的袁伯长学士就像蓬莱仙岛上的仙人,请代我问问他近来可好。结尾突然从壮阔景象转到温馨问候,显得情真意切。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的自然转换:从眼前山景到送别友人,再到想象远方的壮丽景色,最后落笔在真挚的问候上。诗中"山人"的闲适生活与朋友"千里观潮"的壮游形成有趣对比,既有"采菊东篱下"的宁静,又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把隐居与远行这两种人生状态都写得生动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