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

燕台下榻玉为人,月桂曾输次第春。几日酬恩坐炎瘴,
九秋高驾拂星辰。汉庭凤进鹓行喜,隋国珠还水府贫。
多少嘉谟奏风俗,斗牛孤剑在平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题为《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是作者在闽地为即将返回京城的任畹端公送别时所作。下面我来逐句解析,用现代语言解释其中的含义和情感。

1. 燕台下榻玉为人,月桂曾输次第春。 - 燕台:这里代指京城。 - 下榻:意为住宿。 - 玉为人:形容任畹端公品德高洁,如玉一样珍贵。 - 月桂:常指美好的人或事物。 - 次第春:表示任畹端公的才华如同春天般美好。 - 翻译:京城之中,任畹端公品德高洁,才华出众,如同春天里盛开的桂花,美好动人。

2. 几日酬恩坐炎瘴,九秋高驾拂星辰。 - 几日酬恩:指任畹端公在南方为国效力的日子。 - 坐炎瘴:形容南方炎热潮湿的环境。 - 九秋:秋季。 - 高驾:喻指任畹端公的风范。 - 拂星辰:比喻任畹端公志向高远,名声响亮。 - 翻译:任畹端公在南方潮湿炎热的地方效力多日,如今秋天来临,他将再次扬帆启程,名声响彻云霄。

3. 汉庭凤进鹓行喜,隋国珠还水府贫。 - 汉庭凤:比喻朝廷。 - 鵷行:朝廷官员行列。 - 汉庭凤进鹓行喜:形容任畹端公回归朝廷,朝廷感到欢喜。 - 隋国:古代指南方,这里指任畹端公的任所。 - 珠还:比喻人才的回返。 - 水府贫:形容南方人才匮乏。 - 翻译:任畹端公回归朝廷,朝廷欢欣鼓舞;南方因失去他而显得空虚。

4. 多少嘉谟奏风俗,斗牛孤剑在平津。 - 嘉谟:好的建议。 - 风俗:指地方上的民情风土。 - 斗牛孤剑:比喻任畹端公才华出众。 - 平津:指京城。 - 翻译:任畹端公在南方贡献了许多好的建议,改变了当地的风俗;如今他才华出众,回到了京城,依旧锋芒毕露。

整首诗通过对任畹端公才华和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即将重返京城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他未来前途的美好祝愿。

陈陶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