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骑马经过险峻的剑门关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雄奇与历史厚重交织的画面。
前四句写实景:诗人放松缰绳缓缓骑马穿过双峰对峙的剑门关,沿着陡峭的山路前行。高耸的崖壁像千丈高的城墙,这天然屏障千百年来守护着蜀地。这里用"万祀"(万年)强调山川的永恒,暗含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中间两句转入思考:虽然这里的山川不能直接体现道德教化("道德无取"),但壮丽的风景足以让人自豪("粗可矜")。这里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认为其价值不输人文教化。
最后两句以回望收尾:回头看走过的山路,只见云雾缭绕、树木层层叠叠。这个镜头既真实再现了山势起伏,又暗喻人生旅途的曲折迷离,给豪迈的登山场景增添了一丝苍茫感。
全诗妙在将地理特征(剑门关的险)、历史纵深("万祀"的时间感)和个人感悟自然融合,既有"行路难"的实写,又有"江山如此多娇"的抒情。特别是结尾的云雾描写,让硬朗的山景顿时有了水墨画般的朦胧意境,留下回味空间。
李衍
隋辽东襄平人,字拔豆。李弼子。擅武艺。仕于北周,初为千牛备身,后数与敌战,从平齐,以功进大将军。入隋,安边及从平陈有功,官至安州总管。疾还,卒于家。年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