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琼林苑

鸣跸高登秋暮天,西郊辇路直如弦。
梨园花覆千官醉,愈觉君恩湛湛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皇帝秋日游园宴请群臣的场景,充满皇家气派与君臣和谐的意境。

前两句写皇帝出行的场面:秋末的傍晚,皇帝的车队沿着笔直如弓弦的西郊道路前行。"鸣跸"指侍卫喝道的声音,"高登"暗示皇家仪仗的威严。这里用"直如弦"形容道路,既展现皇家工程的精良,又暗喻朝政清明。

后两句转到宴会场景:梨园中鲜花盛开,百官沉醉在欢乐的宴饮中。"花覆"二字既写实景,又暗喻皇恩如繁花般覆盖众人。最后一句直接抒情:越是享受这样的盛宴,越能感受到皇帝恩德的深厚广大。

全诗通过"鸣跸""辇路""梨园"等皇家意象,配合"直如弦""花覆"等精妙比喻,将一场普通的皇家宴会升华为对明君治世的赞颂。最妙的是结尾处"愈觉"二字,通过百官的主观感受,不着痕迹地歌颂了皇恩浩荡,体现了传统诗歌"温柔敦厚"的审美特点。

史嵩之

(?—1257)明州鄞县人,字子由,一作子申。史弥忠子。宁宗嘉定十三年进士。累擢刑部侍郎。理宗端平元年,金亡,宋欲乘机收复河南,嵩之持不可,因请祠归里。后师溃,复召用之,累拜参知政事,进右丞相兼枢密使。淳祐中封永国公。遭父丧起复,力主和议,为公论所不容,闲居十三年。卒谥忠简,改谥庄肃。恭帝德祐初,夺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