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译文及注释

地僻(pì)人稀到,檐(yán)虚燕未过。
僻: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名字因农具,襟(jīn)怀属钓蓑(suō)
襟怀:胸怀;怀抱。蓑: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注释

僻: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襟怀:胸怀;怀抱。
蓑: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寒食》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地方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偏僻之地,连燕子都很少飞来。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宁静、孤独的感觉。接下来,“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诗人提到自己因为生活清贫,连诗和酒都很少有机会享受,而寒食节时,风雨交加,更增添了几分凄凉。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他写道,“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意思是自己的名字与农具联系在一起,内心则向往着渔夫般的生活。这表明诗人并不在意世俗的名利,反而安于这种简朴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诗人劝慰自己不要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感到不安,而是应该安于现状,顺其自然。

整首诗通过对偏僻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和变化,展现出一种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这种态度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