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花
斜日东风深院。绣幕低迷归燕。潇洒小屏娇面,仿佛灯前初见。与选筵中,银盆半拆姚黄,插向凤凰钗畔。微笑遮纨扇。
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红飐翠翻,惊鸿乍拂秋岸。柳困花慵,盈盈自整罗巾,须劝倒金盏。
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红飐翠翻,惊鸿乍拂秋岸。柳困花慵,盈盈自整罗巾,须劝倒金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上,一位美丽女子动人的姿态和宴会上的欢乐场景。
上片(前六句)写宴会前的准备: 夕阳西下,春风吹进深深庭院,燕子飞回绣花帷幕低垂的屋里。屏风后露出女子娇美的面容,灯光下仿佛初次相见般惊艳。宴会开始后,银盆里盛着半开的牡丹(姚黄是牡丹名贵品种),被轻轻插在她的凤凰金钗旁边。她手执丝绸团扇半遮面,露出盈盈笑意。
下片(后六句)写宴会中的歌舞: 大家铺开香垫,欣赏她跳霓裳羽衣舞。红色裙摆飘扬,翠色衣袖翻飞,像惊飞的鸿雁掠过秋日河岸。跳累了,她像困倦的柳枝、慵懒的花朵,轻轻整理着罗裙。这样美好的时刻,自然要劝她多喝几杯美酒(倒金盏指斟酒)。
全词亮点: 1. 用"柳困花慵"形容女子舞后的慵懒美,把人和自然景物融为一体 2. "惊鸿乍拂"的比喻既写舞姿轻盈,又暗含《洛神赋》的典故 3. 通过"微笑遮纨扇"等细节,生动展现女子的娇羞情态 4. 结尾的劝酒场景,让整个宴会画面更显热闹温馨
这首词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庭院到内室,从静态布置到动态歌舞,最后定格在宾主尽欢的画面,展现了宋代贵族生活的雅致情趣。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