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后园秋色四首 其四 野蓼
窞池莲蒲短,久旱馀浅淤。
墙隈积馀埃,玉凤秋不翥。
野蓼根茎坚,幸得侵沮洳。
节叶瘦且赤,蘼芜交翠箸。
细蕊亦鲜洁,粉米糅丹素。
独窣袅轻穗,离披滴清露。
水花澹晚色,幽窅足真趣。
忽忆过梦泽,千里渺烟树。
芦花与蓼花,露锦荡雪絮。
深入芙蕖薮,远映蒹葭渡。
举鞭问飞鸿,驻马嚼佳句。
乃今四壁中,浩渺隔烟雾。
日斜对幽丛,聊以慰迟暮。
大似辛苦虫,无复风标鹭。
来因援沈溺,底事极幽锢。
屡上刳肠书,无地沥血诉。
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处。
祇因为诗人,故故独不去。
尝胆如啖蔗,食蓼犹鳝御。
仰首但有天,志节久愈著。
墙隈积馀埃,玉凤秋不翥。
野蓼根茎坚,幸得侵沮洳。
节叶瘦且赤,蘼芜交翠箸。
细蕊亦鲜洁,粉米糅丹素。
独窣袅轻穗,离披滴清露。
水花澹晚色,幽窅足真趣。
忽忆过梦泽,千里渺烟树。
芦花与蓼花,露锦荡雪絮。
深入芙蕖薮,远映蒹葭渡。
举鞭问飞鸿,驻马嚼佳句。
乃今四壁中,浩渺隔烟雾。
日斜对幽丛,聊以慰迟暮。
大似辛苦虫,无复风标鹭。
来因援沈溺,底事极幽锢。
屡上刳肠书,无地沥血诉。
嗟嗟好花草,焉用生此处。
祇因为诗人,故故独不去。
尝胆如啖蔗,食蓼犹鳝御。
仰首但有天,志节久愈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甲子岁后园秋色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坚韧和对理想的执着。
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园中的景象:池塘里的莲花和蒲草因久旱而短小,池底只剩下浅浅的淤积。墙角的灰尘堆积,秋天的玉凤花也不再绽放。这些景象给人一种荒凉、萧条的感觉,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并不如意。
然而,在这样贫瘠的环境中,野蓼却顽强地生长着。它的根茎坚韧,虽然生长在潮湿的泥泞之地,但它的节叶瘦削而红润,与翠绿的蘼芜交织在一起。野蓼的细蕊也显得格外鲜洁,仿佛粉色的米粒与红色的颜料混合在一起。野蓼的独特性在于它那轻盈的穗子,随风摇曳,清露滴落,给人一种清幽的美感。
诗人通过对比莲花的凋零与野蓼的顽强,表达了对野蓼的赞美。野蓼虽然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但它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美丽与坚韧,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不屈与坚持。
随后,诗人的思绪飘向了远方,回忆起曾经经过的梦泽,那里千里烟树,芦花与蓼花在露水中绽放,宛如锦绣般美丽。诗人通过这一回忆,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诗的结尾,诗人回到现实,感叹自己像一只辛苦的虫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他曾经多次上书进谏,却无人倾听,内心充满了无奈与痛苦。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像野蓼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
最后,诗人自嘲道,这些花草之所以生长在这里,或许正是因为诗人的存在。他像尝胆一样,忍受着痛苦,却依然保持着坚定的信念。诗人抬头仰望天空,内心的志节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坚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野蓼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理想的执着,展现了内心的强大与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