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腊尽雪初晴,春回促漏声。
孤灯亲远客,一岁只残更。
律候青阳转,年随白发生。
迎新应待旦,端佩谒承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除夕》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期盼。

首先,诗的开头写“腊尽雪初晴”,意思是腊月即将结束,雪刚停,天气开始放晴。这里点明了时间是在除夕,天气由冬转春的微妙变化,给人一种新年即将到来的感觉。

接着,“春回促漏声”是说春天的气息渐渐回归,催促着时间流逝。漏声是古代计时器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飞逝的感叹。

“孤灯亲远客”描绘了诗人在除夕夜独自守着孤灯,思念远方的亲人或友人。除夕本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但诗人却独自一人,显得格外孤独。

“一岁只残更”是说一年即将结束,只剩下最后的时光。这句诗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让人感受到岁末的紧迫感。

“律候青阳转”中的“青阳”指春天,意思是随着节气的转换,春天即将到来。这句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年随白发生”是说岁月流逝,头发也渐渐变白。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迎新应待旦,端佩谒承明”是说诗人准备迎接新年,天亮后要整装待发,去朝见皇帝。这里的“谒承明”象征着一种庄重的仪式感,表达了诗人对新年的重视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除夕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新年的期盼。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将孤独、时光、希望等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岁末年初的特殊氛围。

0